前言:价格战背后的行业焦虑,618大促的硝烟尚未散去,厨电行业却已深陷“没有最低,只有更低”的价格混战。国补加持下,方太、老板等高端品牌灶具跌破500元,华帝、苏泊尔等更是杀入200元区间,折扣力度堪比“白菜价”。
这场看似消费者狂欢的盛宴,实则是行业在房地产低迷、消费降级、平台裹挟下的集体挣扎:当技术溢价被价格战碾碎,当高端化战略遭遇平替风潮,厨电行业的未来究竟该向何处去?
国补的“两面性”:短期兴奋剂,长期麻醉剂?

积极面:休克疗法救市场,下沉市场激活:国补让高端品牌短暂“接地气”,三四线城市消费者以千元内价格购入方太、老板,客观上完成市场教育。库存堰塞湖疏通:2025年一季度厨电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7天,国补+618组合拳加速滞销品出清。
副作用:饮鸩止渴隐患:品牌价值稀释:某调研显示,超40%消费者认为“大牌厨电就该常年5折”,价格锚点被彻底破坏。
低欲望时代的消费刺激:如何打破“越降价越观望”怪圈?
从“价格驱动”转向“价值驱动”:场景化营销,通过内容电商(如短视频、直播)展示厨电与品质生活的关联,例如“健康厨房”“智能烹饪”,唤醒消费升级需求。
以旧换新2.0:联合政府、平台推出“绿色补贴”,将换新与节能环保挂钩,赋予消费社会价值。
挖掘存量市场新刚需,二手房微改造:推出适配老旧厨房的模块化产品(如超薄油烟机、免拆装灶具),降低改造门槛。
租赁经济合作:与长租公寓、开发商合作,提供高性价比的厨电套餐,锁定B端需求。
行业未来:技术突围还是共卷价格战?技术派的坚守,高端品牌应聚焦差异化:如方太、老板可强化“智能烹饪”“净烟科技”等标签,用技术壁垒维持溢价。
新材料与节能技术:研发低能耗、易清洁的产品,契合年轻群体“懒人经济”和可持续发展趋势。
价格战的“底线思维”:中小品牌的生存策略:通过标准化、规模化压缩成本,但需明确“低价≠低质”,建立基础品控信任。
行业协同的必要性:头部企业可联合抵制恶性价格战,推动行业标准(如最低价限制),避免集体沉没。
媒体观察:618狂欢后的冷思考 平台责任:电商需平衡流量分配机制,避免“唯GMV论”,给予技术创新产品更多曝光。
政策引导:国补应倾向节能、智能产品,而非单纯普惠式降价,推动产业结构升级。
消费者觉醒:媒体需传递理性消费观念,呼吁关注产品生命周期价值,而非一时低价。
结语:“当厨电行业的618促销从‘让利’演变为‘割肉’,这场狂欢更像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囚徒困境。国补的初衷是激活市场,但若企业仅靠补贴续命,行业将难逃‘内卷至死’的结局。未来的出路,或许在于回归本质——用技术重新定义需求,用服务重构消费信任。价格战可以赢得一时的数据,却赢不下下一个十年。”

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集成灶品牌最新资讯
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品牌加盟政策
金猪招商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0573-83881826
文章丨均由集成灶之家原创